< 返回
颐和园古桂飘香
2012-09-22颐和园

    9月22日,颐和园第十一届“颐和秋韵”桂花文化展正式与游客见面,跨越百年的宫廷古桂将皇家园林点缀得古朴典雅,幽幽飘逸的桂花香将颐和园的湖光山色映衬的亦真亦幻。
    本届桂花文化展的主题为“展历史名园风采,普盛世和谐乐章”,展览分为;宫廷古桂、大型花坛、桂花展板与桂花饮食四个部分
    颐和园是北京栽培桂花最早的皇家园林,其栽植历史可追述至清代。园中保留下来百年以上的古桂72盆,是颐和园珍贵的自然文化遗存。颐和园百年古桂曾参与过天安门广场国庆花坛、北京亚运会会场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花卉展等多项重大活动的环境布置任务。今天,在园林技师的精心培育下,愈显古朴苍劲,部分展陈在文昌院与仁寿殿,供游人拍照鉴赏。
    农历8月,古称桂月,此时正是赏桂的最佳时节。本次桂花展颐和园共展出460余株大型盆栽桂花,囊括了金桂、银桂、丹桂与四季桂,桂花的四大品种。其中金桂品种群娇艳清丽,芳菲映日;银桂品种群清姿雅致,如烟似云;丹桂品种群满树红霞,重葩叠萼;四季桂品种群花色乳黄,香味淡雅。漫步颐和园中,幽幽飘逸的桂香,宛如天外飘来,清可涤尘,浓则沁脾。
     本届桂花展的盛花期集中为中秋与国庆,根据北京的气候条件,比自然花期推迟了整整2周。桂花养护技师早在9月5日就将桂花“冻”起来,并非是低温,而是暖房,通过人为加温,抑制其生长。等到桂花花芽达到圆珠期时,再放进0-5摄氏度的冷库进行花芽保鲜处理,促使花芽进入休眠期。经过人为的温度调节,再加上精心的养护,桂花改变了自然花期,将在中秋与国庆期间进入盛花期,为游客营造更浓厚的佳节气息。
    颐和园还在东宫门与北如意门分别设立“玉龙送福”、 “花好月圆”两个主题花坛。东宫门的“玉龙送福”花坛,源自红山文化玉龙这一古典元素,结合中国结、祥云等吉祥图案,营造出隆重、热烈的氛围。北如意门的“花好月圆”花坛,突出喜悦、祥和、温馨的节日气氛
    “颐和秋韵”桂花文化展从9月22日开始,将持续到10月12日,每天售票时间仍然为6:30-18:00,期间公园的门票保持不变。游园之余,游客可在桂花展区购买到桂花糖、桂花茶、桂花糕、桂花饼、桂花酒等特色桂花食品,体验桂花的饮食文化。


背景材料:
    颐和秋韵”是颐和园结合园林文化与桂花文化打造而成的一项文化品牌,从2003年开始至今已是第11届,成为北京市金秋期间旅游项目的知名品牌。2005年桂花文化展期间,颐和园承办“中法文化年——颐和园中秋游园晚会”,芳香馥郁的盆栽桂花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与法国宾客的赞誉。
    农历八月,古称桂月,此月是赏桂的最佳时期,又是赏月的最佳月份。中国的桂花,中秋的明月,自古就和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联系在一起。八月桂花遍地开,在空气中浸润着甜甜的桂花香味,冷露、月色、花香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历代诗人的诗词歌赋如宋代韩子苍诗:“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李清照称桂花树“自是花中第一流”。以及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月宫系列神话,月中的宫殿,宫中的仙境,已成为历代脍炙人口的美谈,也正是桂花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桂树成了“仙树”。

SITESERVER_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