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颐和资讯
春节颐和园内赏春花 看古籍 品文化
2014-01-31
颐和园
新春佳节,颐和园的百年梅花盆景春意盎然,为游客送上了中国农历马年的第一抹春的祝福。除此之外,德和园的清代古籍展、苏州街宫廷买卖街都让游客体会到浓浓的文化韵味。
谐趣园内涵远堂殿堂内举办”傲骨幽香“梅花、腊梅迎春文化展,70盆百年的梅花与腊梅盆景或花满枝头或含苞待放,雅致的花香使得春天的气息扑面而至。
梅花,是中华民族最具文化象征的花卉品种,寒冬中绽放的梅花,寓意着冬之将逝,春之到来。颐和园的园艺技师通过人工花期调控,在春节前一个月进行温控处理,准时在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五之间为游客送上芬芳的祝福。
百年梅花树桩盆景与涵远堂的殿内陈设融为了一体,红梅、白梅、粉梅似点点繁星与殿内的楹联、落地罩、几案、条桌等相得益彰,游客在赏梅的同时可以感受中国文人雅客赏梅的文化意境。在梅花盆景之间还穿插展出了10余盆腊梅盆景,鹅黄色腊梅花为游客带来暖融融的春意。
德和园扮戏楼内举办的清代古籍展,共展出50部清代宫廷藏书,这些书籍曾藏于清代帝王办理朝政的仁寿殿的北配殿,为经籍史著、方舆图志、农医术数、诗文杂录、御制鸿章等五部分,从儒家经典、中国古代的地理学、农业、医学、天文、算术等科技书籍、文学艺术以及御用书籍为游客介绍皇家内院的宫廷藏书。展品包括了,作为慈禧寿礼由清代官员景沣手抄版本的《无量寿佛经》以及清代官方印证的《康熙字典》与地方书局印制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这些书籍经历百年沧桑,纸质的纹路清晰可见,墨色依旧鲜明,明黄色的缎子封面依然闪烁着丝织品的光泽。一件件静谧的图书似乎散发阵阵书香与魔力,引得游客定睛观看。
苏州街景区已经布置得年味十足,龙旗、纱灯、年画......琳琅满目,营造出了喜气、祥和的节日氛围。这里曾经是宫廷买卖街,仿照了江南水街的特色,街内分的64家特色店铺,勾络出清中叶的市井百态。街内还保留了一家特色当铺,游客可以兑换到特制的铜钱与元宝用于街内购物,采买苏州街的特色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