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颐和资讯
带它回家——来自“颐和园的礼物”
2016-08-16
颐和园
8月16日,首届颐和园文化创意产品展开展,展览主会场设在八方亭广场,分会场设在松堂广场,展览持续至10月8日。您可以零距离欣赏,还可以对设计展品进行投票(点击阅读原文投票),如果发现心仪的文化创意展品还可以带回家哦
===明 星 单 品===
摸摸它,颐和园福禄寿喜带回家!
摸摸它由镇守荇桥的四只石刻异兽演绎而来,它汇集了貔貅、狮子、麒麟的特征和灵气,谐音益寿即益寿延年之意。
摸摸它化身为福兽、禄兽、寿兽、喜兽。
一起摸摸它O(∩_∩)O~~拉拉手
摸摸它吉祥兽系列创意产品
===国 礼 系 列===
===旅 游 印 记===
蹴鞠——私人订制拼装
蹴鞠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蹙鞠。
私人订制拼装蹴鞠设计思路源自颐和园皇家礼仪元素,分为增寿、多子、贺喜、添福、蹴鞠、吉庆等6种纹饰,采用可再生纸,由6角形与5角形的配件拼装成直径14厘米的纸质圆球,可玩、可赏。
文化书籍
颐和园书籍与您对话,打开书香文化之旅!
文具用品
===生 活 潮 品===
居家生活
木制品
彩绘折扇
文化美衫
京剧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入北京,与北京剧坛各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
乾隆修建清漪园时,在听鹂馆内建造一座两层的戏楼,曾是乾隆皇帝母亲孝圣皇太后看戏的地方。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是个大戏迷,在距离其寝宫乐寿堂不远的地方兴建了德和园大戏楼,专供看戏所用。
美图手包
===创 意 文 玩===
六合太平铜雕
乐寿堂是晚清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内居住的地方,这里也是帝后生活居住区的中心,其堂前对称地排列铜鹿、铜鹤、铜瓶,取“六合太平”的谐音,寓意“鹤鹿同春、天下太平”。
福寿紫砂壶
九桃香炉
......
颐和园的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只是刚刚起步,除了在两个展区的现场展示,颐和园还在仁寿殿景区的仁寿殿南、北配殿设立文创展品的旗舰店。下一步,颐和园将把握颐和园福寿文化这条主线,研发出更为生动,更令人心动的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让颐和园的文创产品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