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树


099.jpg


一级目录

备注

植物

名称

*

中文名称:七叶树(《中国植物志》)
拉丁学名:Aesculus chinensis Bunge(《Flora of China》)
英文名:Chinese Horse Chestnut
中文别名:梭椤树

分类学: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无患子目/七叶树科/七叶树属/聚伞圆锥花序组(《Flora of China》)

分布

范围

*

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陕西南部均有栽培,仅秦岭有野生的。

形态

特征

*

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皮深褐色或灰褐色,小枝、圆柱形,黄褐色或灰褐色,无毛或嫩时有微柔毛,有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的皮孔。冬芽大形,有树脂。掌状复叶,由5-7小组成,叶柄长10-12厘米,有灰色微柔毛;小叶纸质,长圆披针形至长圆倒披针形,稀长椭圆形钾先端短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缘有钝尖形的细锯齿,长8-16厘米,宽3-5厘米,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除中肋及侧脉的基部嫩时有疏柔毛外,其余部分无毛;中肋在上面显著,在下面凸起,侧脉13-17对,在上面微显著,在下面显著;中央小叶的小叶柄长1-1.8厘米,两侧的小叶柄长5-10毫米,有灰色微柔毛。花序圆筒形,连同长5-10厘米的总花梗在内共长21-2 5厘米,花序总轴有微柔毛,小花序常由5-10朵花.组成,平斜向伸展,有微柔毛,长2-2.5厘米,花梗长2-4毫米。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花萼管状钟形,长3-5毫米,外面有微柔毛,不等地5裂,裂片钝形,边缘有短纤毛;花瓣4,白色,长圆倒卵形至长圆倒披针形,长约8-12毫米,宽5-1.5毫米,边缘有纤毛,基部爪状;雄蕊6,长1.8-3厘米,花丝线状,无毛,花药长圆形,淡黄色,长约1-1.5毫米;子房在雄花中不发育,在两性花中发育良好,卵圆形,花柱无毛。果实球形或倒卵圆形,顶部短尖或钝圆而中部略凹下,直径3-4厘米,黄褐色,无刺,具很密的斑点,果壳干后厚5-6毫来,种子常l-2 粒发育,近于球形,直径2-3.5厘米,栗褐色;种脐白色,约占种子体积的1/2。花期4-5月,果期10月。

生长

习性

*

喜光,也耐半荫,细纹和湿润气候,不耐严寒,喜肥沃深厚土壤

栽培

技术

*

9月至10月1.采种。蒴果球形,顶端扁平,略凹下,9月下旬左右,蒴果呈黄褐色,即可采集。采后种子发芽力消失较快,宜随采随播。不播的进行沙藏,但发芽率不高。2.随采随播种育苗,在已整好地的苗床上开沟条播,条距20-30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播种时要将种脐向下。播后覆土盖草。翌春发芽出土。
3月至4月1.春播育苗。播种方法与随采随播相同。2.苗圃管理。随采随播的幼苗陆续发芽,要注意淋水保温,促进出苗。3.植苗绿化。七叶树喜光,稍耐荫,喜温和气候,并适宜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庭园、“四旁”和道路绿化,要穴垦整地,穴径60厘米、深50厘米,加施基肥,并带宿土栽植,宜用大苗。行道树株距4-5米。庭园绿化根据情况而定。栽后设立支架。并浇透水。
5月至6月1.苗圃管理。幼苗喜湿润。幼苗出齐后,要及时搭棚遮荫,喷水保苗床湿润。并松土拔草,适当追肥。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2.幼树扶育主要是松土除草等。
7月至8月1.苗圃管理。幼苗生长较慢,除松土除草外,要追肥2-3次。旱季注意浇水保持苗床湿润。及时防治病虫害。2.幼树扶育除松土除草和培土外,要浇水。

病害防治

主要有叶斑病、白粉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虫害有介壳虫、毛虫和金龟子危害,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杀。
1、日灼病。夏季于树干上发生,可在深秋或初夏在树干上刷白以防日灼,也可以用枯草或稻草覆盖于树干基部等,均可预防日灼病的发生。
2、刺蛾。幼虫食叶,在虫害发生初期及时喷射90%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15%溴氰菊酯4000-5000倍液,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七叶树主要病害有叶斑病、白粉病、炭疽病和日灼病危害。

防治方法:叶斑病、白粉病、炭疽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日灼病可在深秋或初夏对树干涂白。涂白剂配方是:先将10份生石灰和2份盐用少量水化开,再加1份硫磺粉,0.2粉洗衣粉拌匀,然后加水40份,调匀而成。

繁殖

方法

*

七叶树以播种繁殖为主。由于其种子不耐贮藏,如干燥极易丧失生命力,故种子成熟后宜及时采下,随采随播。9~10月间,当果实的外表变成深褐色并开裂时即可采集,收集后摊晾1~2天,脱去果皮后即可用于播种。育苗方法: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段,施足基肥后整地作床,然后挖穴点播。七叶树的种粒较大,每公斤约40粒,出苗后生长迅速,点播的株行距宜为30×40(厘米),点播穴的深度为8~10厘米。点播时应将种脐朝下,覆土不得超过3厘米,然后覆草保湿。无论秋播或春播,在种子出苗期间,均要保持床面湿润。当种苗出土后,要及时揭去覆草。为防止日灼伤苗,还需搭棚遮荫,并经常喷水,使幼苗茁壮生长。一般一年生苗高可达80~100厘米,经移栽培育,3~4年生苗高250~300厘米,即可用于园林绿化。

以播种繁殖为主。种子含水量高,活力差,宜随采随播或带果皮拌沙低温储藏至翌年春播。注意播种时种脐向下,因幼苗出土能力弱,覆土3~4厘米即可。播后25~30天发芽,苗期要遮阳,秋季落叶到翌年春季萌芽前移植。幼树移植后做好草绳缠干工作和适当遮阳,防止出现灼皮枯叶的现象。

主要

价值

*

在黄河流域本种系优良的行道树和庭园树。木材细密可制造各种器具,种子可作药用,榨油可制造肥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