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菜单

蜡梅


122.jpg


一级目录

备注

植物

名称

*

中文名称:蜡梅(《中国植物志》)
拉丁学名:Chimonanthus praecox (Linn.) Link(《中国植物志》)
英文名:Winter Sweet
中文别名:金梅、腊梅、蜡花、黄梅花;蜡木(河南);素心蜡梅(浙江);荷花蜡梅(江西);麻木柴(贵州);瓦乌柴(贵州罗甸);梅花(江苏);石凉茶、黄金茶(浙江);黄梅花(广群芳谱);磬口蜡梅(广群芳谱);腊梅(植物学名词审查本);狗蝇梅(花镜);狗矢蜡梅(经济植物手册);大叶蜡梅(广西桂林)

分类学:植物界/有胚植物亚界/维管植物门/种子植物亚门/被子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毛茛目/蜡梅科/蜡梅属/蜡梅(《中国植物志》)

分布

范围

*

野生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广西、广东等省区均有栽培。生于山地林中。日本、朝鲜和欧洲、美洲均有引种栽培。本种模式标本采自我国。

形态

特征

*

落叶灌木,高达4米;幼枝四方形,老枝近圆柱形,灰褐色,无毛或被疏微毛,有皮孔;鳞芽通常着生于第二年生的枝条叶腋内,芽鳞片近圆形,覆瓦状排列,外面被短柔毛。叶纸质至近革质,卵圆形、椭圆形、宽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有时长圆状披针形,长5-25厘米,宽2-8厘米,顶端急尖至渐尖,有时具尾尖,基部急尖至圆形,除叶背脉上被疏微毛外无毛。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腋内,先花后叶,芳香,直径2-4厘米;花被片圆形、长圆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匙形,长5-20毫米,宽5-15毫米,无毛,内部花被片比外部花被片短,基部有爪;雄蕊长4毫米,花丝比花药长或等长,花药向内弯,无毛,药隔顶端短尖,退化雄蕊长3毫米;心皮基部被疏硬毛,花柱长达子房3倍,基部被毛。果托近木质化,坛状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5厘米,直径1-2.5厘米,口部收缩,并具有钻状披针形的被毛附生物。花期11月至翌年3月,果期4-11月

生长

习性

*

蜡梅性喜阳光,能耐荫、耐寒、耐旱,忌渍水。蜡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开放,花黄似腊,浓香扑鼻,是冬季观赏主要花木。怕风,较耐寒,在不低于-15℃时能安全越冬,北京以南地区可露地栽培,花期遇-10℃低温,花朵受冻害。好生于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上,在盐碱地上生长不良。耐旱性较强,怕涝,故不宜在低洼地栽培。树体生长势强,分枝旺盛,根茎部易生萌蘖。耐修剪,易整形。先花后叶,花期11月~翌年3月,7~8月成熟。但由于各地物候不同,花期也往往有别,例如在四季如春的昆明,蜡梅在农历十月就开花了。

栽培

技术

*

露地栽和盆栽

1、露地栽植
选择土层深厚、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质土壤,一般在春季萌芽前栽植。小苗采取30厘米×50厘米的株行距栽植;2-3年生的中等苗按50厘米×55厘米株行距栽植。庭园内定植的大苗树穴直径60-70厘米,穴深40-50厘米;穴底填放腐熟的厩肥、豆饼等作基肥,在基肥上覆盖一层土后,再将带有土球的蜡梅植株放入,填土,踩实,浇水。
2、盆栽
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做培养土,在盆或缸底排水孔上垫一层石砾,在每年的初冬选择花蕾饱满的小株,带土掘起,植于盆中,开花后即可陈列观赏。平时放在室外阳光充足处养护。

病虫防治

1、炭疽病防治
彻底清除带病落叶,集中销毁,减少侵染源;喷洒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2、黑斑病防治
清除病落叶,集中销毁,减少侵染源;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0.3波美度石硫合剂。
3、蚜虫防治
剪除有卵枝条,集中销毁;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或70%灭蚜松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马拉松乳油1000-1500倍液。
4、红颈天牛防治
防治时用棍敲打枝干,及时捕杀落地成虫;经常检查树干,发现有排粪孔时,用铁丝刺死其中的幼虫;或向排粪孔塞入蘸有敌敌畏的棉球,用黄泥封口,进行熏杀。
5、日本龟蜡蚧防治

喷施2.5%敌杀死或功夫乳油4000-5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防治。

繁殖

方法

*

蜡梅繁殖通常用压条法、分根法和种子繁殖

主要

价值

*

花芳香美丽,是园林绿化植物。根、叶可药用,理气止痛、散寒解毒,治跌打、腰痛、风湿麻木、风寒感冒,刀伤出血;花解暑生津,治心烦口渴、气郁胸闷;花蕾油治烫伤。花可提取蜡梅浸膏0.5-0.6%;化学成分有苄醇、乙酸苄醋、芳樟醇、金合欢花醇、松油醇、吲哚等。种子含蜡梅碱(calycanthine)。

园林用途

腊梅
蜡梅在百花凋零的隆冬绽蕾,斗寒傲霜,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强暴面前永不屈服的性格,给人以精神的启迪,美的享受。它利于庭院栽植,又适作古桩盆景和插花与造型艺术,是冬季赏花的理想名贵花木。它更广泛地应用于城乡园林建设。河南农业大学赵天榜教授曾调查总结了蜡梅园林配置的几种形式。
(1)片状栽植,形成蜡梅花林 该种栽植具有面积大、品种多、花期长等特点,是人们游玩散心、健身之地。
(2)主景配置 指建筑正面门口、两侧以及中心花坛处的园林绿化配置。以蜡梅作主景,配以南天竹或其它常绿花卉,构成黄花红果相映成趣、风韵别致的景观。
(3)混栽配置 通常采用蜡梅、鸡爪枫、黄杨、月季、牡丹、或金钟花、红叶李等树种混栽,构成不同层次,不同物种的灌、乔混合配置。采用自然式的高低相配、错落有致,造成姿态、花色等综合配置的花坛,具有多物种、多层次、花期长等特色。
(4)漏窗透景 漏窗透景是江南园林建筑中的一大特色。在窗下配置常绿或落叶乔木。蜡梅配以火棘、翠竹、南天竹等,通过漏窗半掩半露之景,显得可爱。
(5)岩石、假山配置。蜡梅与岩石、假山相配置,也有可取之处。如河南郑州市紫荆山公园在假山上采用蜡梅不同品种为主景,桂花、地柏、翠竹相配衬,造景美丽,显得可爱。

药用价值

解暑生津,顺气止咳。用于暑热心烦、口渴、百日咳、肝胃气痛、水火烫伤。
蜡梅不仅是观赏花木,其花含有芳樟醇、龙脑、桉叶素、蒎烯、倍半萜醇等多种芳香物,是制高级花茶的香花之一。它提炼而成的高级香料,在国际市场上1000克相当于5000克黄金的价格。
代表品种有“素心蜡梅”:《鄢陵文献志》称“鄢陵素心蜡梅”,其心洁白,浓香馥郁。因其花开时不全张开且张口向下,似“金钟吊挂”,故又名金钟梅。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蜡梅花味甘、微苦、采花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既是味道颇佳的食品,又能“解热生津”。
其果实古称土巴豆,有毒,可以做泻药,不可误食。

现代药理分析,蜡梅花含有龙脑、桉油精、芳樟醇等成分。祖国医学认为:蜡梅花味微甘、辛、凉,有解暑生津,开胃散郁,解毒生肌,止咳的效果。主治暑热头晕、呕吐、热病烦渴、气郁胃闷、咳嗽等疾病。民间常用蜡梅花煎水给婴儿饮服,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