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木

110.jpg


一级目录

备注

植物

名称

*

中文名称:金银木(《中国植物志》)
拉丁学名: Lonicera maackii (Rupr.) Maxim.(《Flora of China》)
英文名: amur honeysuckle
中文别名:金银忍冬、胯杷果
分类学: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茜草目 Rubiales
忍冬科 Caprifoliaceae

忍冬属 Lonicera

分布

范围

*

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东部,河北、山西南部、陕西、甘肃东南部、山东东部和西南部、江苏、安徽、浙江北部、河南、湖北、湖南西北部和西南部(新宁)、四川东北部、贵州、(兴义),云南东部至西北部及西藏(吉隆)。生于林中或林缘溪流附近的灌木丛中,海拔达1800米(云南和西藏达3000米)。朝鲜、日本和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形态

特征

*

落叶灌木,高达6米,茎干直径达10厘米;凡幼枝、叶两面脉上、叶柄、苞片、小苞片及萼檐外面都被短柔毛和微腺毛。冬芽小,卵圆形,有5-6对或更多鳞片。叶纸质,形状变化较大,通常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稀矩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更少菱状矩圆形或圆卵形,长5-8厘米,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叶柄长2-5 (-8) 毫米。花芳香,生于幼枝叶腋,总花梗长1-2毫米,短于叶柄;苞片条形,有时条状倒披针形而呈叶状,长3-6毫米;小苞片多少连合成对,长为萼筒的1/2至几相等,顶端截形;相邻两萼筒分离,长约2毫米,无毛或疏生微腺毛,萼檐钟状,为萼筒长的2/3至相等,干膜质,萼齿宽三角形或披针形,不相等,顶尖,裂隙约达萼檐之半;花冠先白色后变黄色,长 (1-) 2厘米,外被短伏毛或无毛,唇形,筒长约为唇瓣的1/2,内被柔毛;雄蕊与花柱长约达花冠的2/3,花丝中部以下和花柱均有向上的柔毛。果实暗红色,圆形,直径5-6毫米;种子具蜂窝状微小浅凹点。花期5-6月,果熟期8-10月。

生长

习性

*

性喜强光,每天接受日光直射不宜少于4小时,稍耐旱,但在微潮偏干的环境中生长良好。金银木喜温暖的环境,亦较耐寒,在我国北方绝大多数地区可露地越冬。环境通风良好有助于植株的光合作用顺利进行。

栽培

技术

*

生长适温为14~28℃,越冬温度不宜低于-15℃。金银木每年都会长出较多新枝,因此应该将部分老枝剪去,以起到整形修剪、更新枝条的作用,如此处理也有助于生产出品质优良的金银木插条。

繁殖

方法

*

可播种和扦插繁殖。
10~11月种子充分成熟后采集,将果实捣碎、用水淘洗、搓去果肉,水选得纯净种子,阴干,干藏至翌年1月中、下旬,取出种子催芽。先用温水浸种3h,捞出后拌入2~3倍的湿沙,置于背风向阳处增温催芽,外盖塑料薄膜保湿,经常翻倒,补水保温。3月中、下旬,种子开始萌动的即可播种。苗床开沟条播,行距20~25cm,沟深2~3cm,播种量为50g/10m2,覆土约1cm,然后盖农膜保墒增地温。播后20~30d可出苗,出苗后揭去农膜并及时间苗。当苗高4~5cm时定苗,苗距10~15cm。5、6月各追施一次尿素,每次每667m2施15~20kg。及时浇水,中耕除草,当年苗可达40cm以上。

一般多用秋末硬枝扦插,用小拱棚或阳畦保湿保温。10~11月树木已落叶1/3以上时取当年生壮枝,剪成长10cm左右的插条,插前用50×10-6的ABT1号生根粉溶液处理10~12h。扦插密度为5cm×10cm,200株/m2,插深为插条的3/4,插后浇一次透水。一般封冻前能生根,翌年3~4月份萌芽抽枝。成活后每月施一次尿素,每次每667m2施10kg,立秋后施一次N-P-K复合肥,以促苗茎干增粗及木质化。当年苗高达50cm以上。也可在6月中、下旬进行嫩枝扦插,管理得当,成活率也较高,也可以秋季选取一年生健壮饱满枝条进行硬枝扦插。剪取插条长约15厘米至20厘米,保留顶部2片至4片叶。将插条插入干净的细河沙中,深度为其长度的1/3至1/2。插后适当遮荫保湿,待根系足壮后移植于圃地。

主要

价值

*

是园林绿化中最常见的树种之一,花是优良的蜜源,果是鸟的美食,并且全株可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