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菜单

刺槐

086.jpg


一级目录

备注

植物

名称

*

中文名称:   刺槐
拉丁学名:     Robinia pseudoacacia L.
英文名:False Acacia, Black Locust
中文别名:洋槐,钉槐

分类学: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蝶形花科/蔷薇亚科/刺槐属/刺槐

分布

范围

*

原产北美洲温带及亚热带,现被广泛引种到亚洲、欧洲等地。

形态

特征

*

落叶乔木,高达25米;干皮深纵裂。枝具托叶刺,冬芽藏于叶痕内。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98,椭圆形,长2-5厘米,全缘,先端微凹并有小刺尖。花白色,芳香;成下垂总状花序;4-5月开花。荚果扁平,条状。

生长

习性

*

喜光树种,不耐蔽荫。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冷。对土壤要求不严,最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的粉砂土、砂壤土和壤土。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不耐水湿,土壤水分过多时常发生烂根和紫纹羽病,以致整株死亡。怕风,栽植在风口处的林木生长缓慢,干形弯曲,容易发生风折、风倒、倾斜或偏冠。

栽培

技术

*

刺槐与杨树、白榆、臭椿、侧柏、紫穗槐等混交造林,林木生长量大,病虫害少。混交方式以带状为好。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成熟年龄一般为20~30年,在好的立地条件下为40年。刺槐受叶蝉、蚧、金龟子等多种害虫为害。小皱蝽为害严重时,可使幼树整株枯死。槐蚜是嫩梢、幼叶的重要害虫。刺槐种子小蜂是种子的主要害虫,被害率可高达80%以上。

繁殖

方法

*

播种繁殖

主要

价值

*

刺槐树冠高大,叶色鲜绿,每当开花季节绿白相映,素雅而芳香。可作为行道树,庭荫树。工矿区绿化及荒山荒地绿化的先锋树种。根部有根瘤,又提高地力之效。冬季落叶后,枝条疏朗向上,很像剪影,造型有国画韵味。刺槐木材坚硬,耐水湿。可供矿柱、枕木、车辆、农业用材;叶含粗蛋白,是许多家畜的好饲料;花是优良的蜜源植物,刺槐花蜜色白而透明,深受消费者欢迎;嫩叶花可食,现已成为城市居民的绿色蔬菜;种子榨油供做肥皂及油漆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