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目录 | 备注 |
植物 名称 * | 中文名称:翠柏 |
分布 范围 * | 产于云南昆明、易门、龙陵、禄丰、石屏、元江、墨江、思茅、允景洪等地海拔1000-2000米地带,成小面积纯林或散生于林内,或为人工纯林;贵州(三都)、广西(靖西)及广东海南岛(五指山佳西岭)亦有散生林木。越南、缅甸也有分布。产于云南昆明、易门、龙陵、禄丰、石屏、元江、墨江、思茅、允景洪等地海拔1000-2000米地带,成小面积纯林或散生于林内,或为人工纯林;贵州(三都)、广西(靖西)及广东海南岛(五指山佳西岭)亦有散生林木。越南、缅甸也有分布。 |
形态 特征 * | 乔木,高达30-35米,胸径1-1.2米;树皮红褐色、灰褐色或褐灰色,幼时平滑,老则纵裂;枝斜展,幼树树冠尖塔形,老树则呈广圆形;小枝互生,两列状,生鳞叶的小枝直展、扁平、排成平面,两面异形,下面微凹。鳞叶两对交叉对生,成节状,小枝上下两面中央的鳞叶扁平,露出部分楔状,先端急尖,长3-4毫米,两侧之叶对折,瓦覆着中央之叶的侧边及下部,与中央之叶几相等长,较中央之叶的上部为窄,先端微急尖,直伸或微内曲,小枝下面之叶微被白粉或无白粉。雌雄球花分别生于不同短枝的顶端,雄球花矩圆形或卵圆形,长3-5毫米,黄色,每一雄蕊具3-5(通常4)个花药。着生雌球花及球果的小枝圆柱形或四棱形,或下部圆上部四棱形,长3-17毫米,其上着生6-24对交叉对生的鳞叶,鳞叶背部拱圆或具纵脊;球果矩圆形、椭圆柱形或长卵状圆柱形,熟时红褐色,长1-2厘米;种鳞3对,木质,扁平,外部顶端之下有短尖头,最下一对形小,长约3几毫米,最上一对结合而生,仅中间一对各有2粒种子;种子近卵圆形或椭圆形,微扁,长约6毫米,暗褐色,上部有两个大小不等的膜质翅,长翅连同种子几与中部种鳞等长;子叶2,条形,长5-7毫米,宽1.5-1.8毫米,初生叶条状刺形,长5-7毫米,宽不及1毫米,下面无白粉,初为交叉对生,后为4叶轮生。 |
生长 习性 * | 喜光、耐湿、耐寒性差。寿命可达200~300年。 分布区为亚热带中部和南部以及热带山地气候。年平均温13-17℃,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土壤为红壤,pH值4.5-5.5。中性偏阳树种,幼年耐荫,以后逐渐喜光。耐旱性、耐瘠薄性均较强。花期3-4月,果熟期9-10月。 |
栽培 技术 * | 宜置于空气流通,阳光充足之处,夏季经常喷叶面水则利于生长,冬季可在室外越冬,如置于室内须注意通风,以免造成叶片黄枯脱落,影响美观。 |
繁殖 方法 * | 播种或扦插繁殖。 |
主要 价值 * | 边材淡黄褐色,心材黄褐色,纹理直,结构细,有香气,有光泽,耐久用,质稍脆。供建筑、桥梁、板料、家具等用。亦为庭园树种。翠柏生长快,木材优良,可作云南中部及南部海拔1000-2000米地带,贵州西部、四川安宁河流域及会理等地的造林树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