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远眺 灵祠纳福 庭院珍赏——走进颐和园南湖岛
发布日期:【2015-10-12】
走进颐和园,万寿山前浩淼的昆明湖水面布列着鼎足而立的南湖、藻鉴堂和治镜阁三座大岛,象征古代道家传说的神山仙境蓬莱、方丈和瀛洲。
南湖岛是位于昆明湖前湖中央,向东通过十七孔桥与东堤上的廓如亭相连,岛、桥、亭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构图,与万寿山遥相对应。

南湖岛的地势北高南低,四面环水,视野广阔,是昆明湖中最大的岛屿。咸丰十年(1860),南湖岛建筑在大火中焚毁殆尽,所有建筑内的文物陈设也被洗劫一空,山石树木同样在大火中遭到破坏,光绪年间按原样恢复了全部建筑。南湖岛现存建筑为慈禧重建颐和园以后的规模,包括涵虚堂、龙王庙以及岛上庭院等景点建筑十余处。
曾经,这里是皇家祈雨之地,帝后们赏月佳所;今天这里是园内揽景胜所,寻常百姓们珍赏之地。让我们一起走进南湖岛,感受曾经帝后朝政与活动,分享今天南湖美景与珍赏! 
涵虚堂:赏月观景佳所。
前身为乾隆年间建成的三层高阁————望蟾阁,嘉庆时改建为一层的涵虚堂。望蟾阁曾是南湖岛上最重要建筑之一,和南湖庭院内的月波楼以及长桥上的灵鼍偃月题额等寓示着此处与琼楼玉宇的月中蟾宫紧密相连。是夏秋时节帝后赏月的绝佳之所。乾隆曾在此检阅香山健锐营的水军操演,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年间重建。慈禧太后曾在此检阅水师学堂的操演。现室内布展慈禧太后、宣统皇帝与颐和园展览。

广润灵雨祠:祈雨纳福之所。
俗称龙王庙,原是西湖东界长堤上的龙神祠,乾隆时期掘堤拓湖时留下四周土地,形成了南湖岛,并重修龙神祠,改名”广润祠“,作为园中的祈雨之所。后因在此求雨”灵验“,遂亲笔改题祠额为”广润灵雨祠“。光绪时,慈禧由水路入园,在祠前码头下船,入祠烧香,然后再登船去乐寿堂寝宫。 
南湖庭院:休闲、品茗、赏珍之地。 南湖庭院曾是帝后们休憩赏月观景之处,今天来这里可以听古风琴韵,品乾隆御饮,观皇家风光,赏皇室典藏,品文人书画,感受到当年的皇室风韵。
南湖庭院位于广润灵雨祠以西,主要由鉴远堂、澹会轩、云香阁、月波楼以及西尽院组成。
鉴远堂:听琴、品茗、赏画。
鉴远堂建筑坐南朝北,面阔五间,南侧邻水,为皇帝向母亲请安后用膳或处理政事,以及祭祀龙王后休憩之所。一八六〇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年间在原址重建。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后,此处曾为阿哥溥儁读书之地。

澹会轩:清宫书画名品。
澹会轩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五间,与鉴远堂相对,南北有廊。乾隆皇帝认为:水中蕴涵动、静、物、理,动由物生,理因静得;四者合一,方为澹会。

月波楼、云香阁:玉雕赏石。
月波楼和云香阁平行相对位于涵虚堂山门两侧,均是两层楼房,面阔五间,坐北朝南。月波楼匾额下有楹联”一径竹荫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琪花银树三千里,云影瑶台十二层“,巧妙地道出此地是观云赏月的佳处。

西尽院:古典家具、御制茶饮、文化精品赏鉴。
西尽院门是一所由四座南北向的值房组成的小院,院西墙中央设门,迎门到达昆明湖岸,可以尽揽万寿山、湖堤岸秀美景色,也可在码头乘船前往西区观景。

此外,南湖岛上的三座牌楼”凌霄“与”瑛日“、”虹彩“与”澄霁“、”镜月“与”绮霞“描绘出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雪、朝晖日暮、花开花落......南湖岛上都能欣赏到耸入云霄、红日映照、长虹霓彩、天清气朗、镜水映月、绮丽彩霞的美景。
美景,祈福与珍赏,让我们一起走进南湖岛!!!

温馨提示:由于南湖岛景区多山石道路,小编提示游客在上下坡道、台阶时要注意脚下安全,小心慢行,同时为保证游客有序参观游览,南湖岛也在各景点、庭院处明确标识入口、出口单线游览,同时景区现场也会有引导员为您提供贴心服务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