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博物馆内上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秀

发布日期:【2013-06-20】

  本周,在”公园文化周“之内,让众多参观者惊讶的是与传统文化中的棚壁糊饰技艺、瓦当艺术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亲密接触。
  一朵古朴的红牡丹跃上了雪白的文化衫,这朵出自颐和园宜芸馆瓦当勾头上的牡丹图案让一件平淡无奇的文化衫有了浓重的文化气息。挑选文化衫、选图案、丝网印刷、加热,只需要4个简单的步骤,一件印有皇家园林瓦当图案的DIY文化衫带着温度就新鲜出炉了。
  一名大学生成为今天第一个尝鲜的人,捧着热呼呼的劳动成果,他兴奋的拿起了手机来了个微博现场直播。工作人员把他笑称为”皇家园林文化的平民大使“。
  瓦当,是传统建筑筒瓦最前端的一块瓦头,它是元代以前的称呼。颐和园研究室主任谷媛用”熔融泥火,拙琢大成“8个字将瓦当古朴的工艺、原生态的材质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勾勒出来。
  颐和园的瓦当纹饰精美、内涵丰富、素材广泛、手法精湛,包括了牡丹纹、凤纹、龙纹、寿纹、延年等300余种纹样。颐和园选取了5种百姓较为感兴趣的龙纹、寿纹等纹样,1:1制作成丝网模具,让这些传统美学图案成为文化衫图案,随着穿着者的走动,成为了一道流动的彩虹。
  旁边棚壁糊饰技艺展示区,一座模拟宫殿屋顶的白樘篦子上面布满了”梅花斑布“形式的裱糊基层,通过解剖的方式,分层展示了传统技艺中的”扒凳“做法。游客还可以参与银印花纸的印染及贴裱过程。
  传统棚壁糊饰工艺是指用纸张裱糊装饰传统木构建筑内的顶棚墙壁以及门窗缝隙的封护并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的带有规范或一定模式的裱糊技术。皇家园林中的棚壁糊饰包含的丰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历史内涵,包括造纸的技术、纹样的涵义、规格与登记、糊饰的流程、技法、材料等,因而成为一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谈起这次的活动初衷,颐和园的研究室主任谷媛答道:”借助这次参加中国园林博物馆公园文化周,颐和园采用了静态的文化展览与活体的文化展示,用现代人的视角将深厚的皇家园林文化借助简单的载体,走进百姓的生活“。
  文化周期间,颐和园还将围绕听鹂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宫廷寿宴推出听鹂馆寿膳制作技艺、结合德和园宫廷演剧的文化内涵开展动静结合的”庆演昌辰————颐和园演剧展“,同时还有昆明湖的历史演变与水体景观展览、插花技艺、传拓技艺等展览与活动,让参观者切身体验中国园林文化的博大精深。

 

SITESERVER_PAGE

  • 今朝寒食了,又是一年...
  • 颐和观展 | “青铜...
  • 颐和园昆明湖冰场正式...
  • 颐和金秋送爽 百年古...
  • 带它回家——来自“颐...
  • 9月28日颐和园部分...